⒈ 亦作“刻鵠成鶩”。
⒉ 比喻仿效雖不逼真,但還相似。
引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效伯高不得,猶為謹(jǐn)勅之士,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。效季良不得,陷為天下輕薄子,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。”
宋黃庭堅《與趙伯充書》:“學(xué)老杜詩,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?!?/span>
⒊ 比喻仿效失真,適得其反。
引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比興》:“比類雖繁,以切至為貴,若刻鵠類鶩,則無所取焉?!?br/>清卷盦《<蔽廬叢志>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鯁,刻鵠成鶩?!?/span>
雖然雕不成天鵝,尚類似野鴨。語本漢.馬援〈誡兄子嚴(yán)敦書〉:「效伯高不得,猶為謹(jǐn)敕之士,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?!贡扔鞣滦щm欠逼真,但仍近似。《幼學(xué)瓊林.卷四.鳥獸類》:「刻鵠類鶩,為學(xué)初成。」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、適得其反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比興》:「故比類雖繁,以切至為貴,若刻鵠類鶩,則無所取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