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遂用作典故。以“頰上三毛”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。
引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顧長(zhǎng)康畫裴叔則,頬上益三毛。人問其故? 顧曰:‘ 裴楷儁朗有識(shí)具,正此是其識(shí)具。看畫者尋之,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,殊勝未安時(shí)?!?br/>清李漁《意中緣·卷簾》:“待畫箇嶺上孤松,當(dāng)做頰上三毛?!?br/>清毛際可《<今世說>序》:“蓋筆墨靈雋,得其神似,所謂頰上三毛者也?!?/span>
別人正在搜
騰訊云 新老同享118元/年 2核2G4M300G月流量
阿里云 新老同享99元/年 2核2G3M帶寬不限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