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投阱下石tóujǐng-xiàshí
[attack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fallen from power] 投入陷阱,落下石塊。比喻在人危難之時趁機(jī)加害。亦作“投井下石”、“落井下石”
⒈ 亦作“投井下石”、“投石下井”。
引語出唐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落陷穽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?!?br/>蔡東藩《后漢通俗演義》第三十回:“宋揚(yáng)削職歸里,最可恨的是郡縣有司,投阱下石,更將揚(yáng)砌入罪案,捕繫獄中?!?br/>魯迅《墳·論“費(fèi)厄潑賴”應(yīng)該緩行》:“他日復(fù)來,仍舊先咬老實(shí)人開手,‘投石下井’,無所不為,尋起原因來,一部分就正因?yàn)槔蠈?shí)人不‘打落水狗’之故。”
梁斌《播火記》十六:“草野朋友,沒有什么政治的約束,平時追逐酒肉,事情一來,就投井下石?!?/span>
比喻趁人危急時,又加以陷害?!逗鬂h通俗演義.第三○回》:「宋揚(yáng)削職歸里,最可恨的是郡縣有司,投阱下石,更將揚(yáng)砌入罪案,捕系獄中。」也作「投井下石」、「投石下井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