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螳螂

拼音: táng láng
注音:ㄊㄤˊ ㄌㄤˊ
詞性: 名詞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螳螂tángláng

[mantis] 螳螂屬或者有關(guān)屬(螳螂總科)的昆蟲,具有長的前胸,取食其它昆蟲,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經(jīng)但是對人類無害

()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螗螂”。即螳蜋。參見“螳蜋”。

明徐渭《代云南策問》之一:“此猶可委曰跖犬不忘吠堯,螗螂盲蟲不知有車轍耳?!?br/>艾青《憐憫的歌》:“他的頭發(fā)鬈曲,皮膚黧黑,身體瘦削像一只螳螂?!?/span>

國語詞典

動物名。一種昆蟲。節(jié)肢動物門昆蟲綱,全身呈綠色或土黃色,體長,腹部肥大,頭三角形,前胸延長如頸,前肢作鐮形,有棘刺,便于捕獲他蟲。因捕食害蟲,有益農(nóng)業(yè),屬益蟲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螳螂 (螳螂目昆蟲)

  • 學(xué)名螳螂,亦稱刀螂,無脊椎動物,屬肉食性昆蟲。在古希臘,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,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,所以又稱禱告蟲。
  • 除極地外,廣布世界各地,尤以熱帶地區(qū)種類最為豐富。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。中國已知約147種。包括中華大刀螳、狹翅大刀螳、廣斧螳、棕靜螳、薄翅螳螂、綠靜螳等,螳螂是農(nóng)業(yè)害蟲的重要天敵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