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)①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。②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:不通~|滅絕~。[反]獸性。
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:不通~。
⒈ 人的本性。
引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,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?!?br/>宋歐陽修《誨學(xué)說》:“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學(xué)不知道……人性因物而遷,不學(xué)則捨君子而為小人,可不念哉?!?br/>魯迅《華蓋集·這個與那個》:“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;欲得的卻多?!?/span>
⒉ 猶人情。指禮節(jié)應(yīng)酬等習(xí)俗。
引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跋祿迦國》:“土宜氣序,人性風(fēng)俗,文字法則,同屈支國?!?/span>
⒊ 猶人情。恩惠;情誼。
引《西游記》第十四回:“行者笑道:‘那是唐僧不識人性。有幾個毛賊剪徑,是我將他打死, 唐僧就緒緒叨叨,説了我若干的不是。’”
⒋ 猶人情。人們所具有的正常情感、理性。
引蕭紅《永久的憧憬和追求》:“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?!?br/>楊朔《印度情思》:“赭堡還有象,更通人性?!?/span>
人類所具有而異于其他動物的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