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荀子

拼音: xún zǐ
注音:ㄒㄨㄣˊ ㄗˇ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人名。名況,又稱荀卿。戰(zhàn)國(公元前475~公元前221)末期趙國人。齊威王、宣王時曾到齊國講學,去秦國考察,又至楚,春申君委以蘭陵令。春申君死后,荀卿被廢,就定居于蘭陵,著書數(shù)萬言而卒?!很髯印还踩瑲v來被視為儒家重要的著作。荀子主張「性本惡」,強調(diào)教育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。以「禮」、「法」來維護社會秩序之平和。
引證解釋
國語詞典

戰(zhàn)國時趙人荀況。參見「荀況」條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荀子 (戰(zhàn)國末期趙國思想家、教育家)

  • 荀子(約公元前313年-公元前238年),名況,字卿,華夏族(漢族),戰(zhàn)國末期趙國人 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,時人尊稱“荀卿”。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,因“荀”與“孫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稱孫卿。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,后為楚蘭陵(位于今山東蘭陵縣)令。
  •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(fā)展,在人性問題上,提倡性惡論,主張人性有惡,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,強調(diào)后天環(huán)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。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‘性善論’比較,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