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草書cǎoshū
[grass characters;calligraphy executed with strokes flowing together;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] 漢字六體中繼甲骨文、金文、隸書、楷書之后出現(xiàn)的一種書法字體。特點(diǎn)是筆畫相連,書寫時速度快
(好工具)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,有廣狹二義。廣義的,不論年代,凡寫的潦草的字都算作為草書。狹義的,即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,形成于漢代,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(chǔ)上演變出來的。大約從東晉時代開始,為了跟當(dāng)時的新體草書相區(qū)別。把漢代的草書稱作章草。新體草書相對而言稱作今草,其又分大草(也稱狂草)和小草,在狂亂中覺得優(yōu)美。正如李志敏所說:“臨于池,酌于理,師于物,得于心,悟于象,然后始入草書妙境。 ”草書由于字形太簡單,彼此容易混淆,所以不能像隸書取代篆文那樣,取代隸書而成為主要的字體。查看百科
書體名。為書寫方便、快速而產(chǎn)生的字體,大約起于漢代。初創(chuàng)時稱為「章草」。將隸書草率寫成,簡省點(diǎn)畫,保存波勢。其字個個分離不相連綿。至漢末,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,而筆勢連綴,上下兩字時時相連,形成「今草」,即后世通行的「草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