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按,《宋史·宦者傳三·童貫》作“奉頭鼠竄”。按,《宋史·宦者傳三·童貫》作“奉頭鼠竄”。
引形容狼狽逃跑。語本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﹝蒯通曰﹞:‘ 常山王背項王,奉項嬰頭而竄,逃歸于漢王。’”
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常山王奉頭鼠竄。”
顏師古注:“言其迫窘逃王,如鼠之藏竄?!?br/>宋陸游《聞虜酋遁歸漠北》詩:“天威在上賊膽破,捧頭鼠竄吁可哀。”
鄭志鴻《常語尋源·捧頭鼠竄》引《宋史》:“金人圍太原,童貫欲遁, 張純正止之曰:‘平生推重太師,幾許威重;及臨事乃捧頭鼠竄,何面目見天子乎?’”
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,狼狽逃走的樣子。參見「奉頭鼠竄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