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白眼báiyǎn
[turn the whites of eye up] 朝上或朝兩邊看時(shí)露出的白眼珠。用白眼看人,表示輕蔑或厭惡
遭人白眼
()⒈ 多白的眼睛。
引《易·說卦》:“其於人也,為寡髮,為廣顙,為多白眼?!?br/>孔穎達(dá)疏:“取躁人之眼,其色多白者。”
《新唐書·藩鎮(zhèn)傳·張公素》:“詔張公素為節(jié)度使,進(jìn)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性暴厲,眸子多白, 燕人號‘白眼相公’。”
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質(zhì)王好音律》:“又余有狠僕某,王默告余曰:‘其人多白眼,瞳子眊焉,非純正者。’”
⒉ 露出眼白。表示鄙薄或厭惡。
引《晉書·阮籍傳》:“籍又能為青白眼,見禮俗之士,以白眼對之。”
唐王維《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》詩:“科頭箕踞長松下,白眼看他世上人?!?br/>明許自昌《水滸記·論心》:“論交豈為黃金變,閲世惟將白眼懸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阿纖》:“我以人不齒數(shù)故,遂與母偕隱;今又返而依人,誰不加白眼?”
魯迅《哀范君》詩之一:“華顛萎寥落,白眼看鷄蟲。”
眼睛白色部分較多,瞳子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