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因以“藩翰”喻捍衛(wèi)王室的重臣。
引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價人維藩,大師維垣,大邦維屏,大宗維翰。”
毛傳:“藩,屏也;翰,干也。”
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宗子藩翰,心存國家,念在弭亂?!?br/>宋蘇舜欽《祭滕子京文》:“改麾于吳,忽此兇變。人亡師保,國失藩翰。”
《清史稿·世祖紀二》:“宗室諸子貝勒等,皆太祖、太宗子孫,為國藩翰,理宜優(yōu)遇?!?/span>
⒉ 喻指藩國。
引《晉書·張方傳》:“晉氏之禍難,實始藩翰?!?br/>唐吳兢《貞觀政要·安邊》:“且光武居河南單于於內(nèi)郡,以為漢藩翰,終于一代,不有叛逆?!?br/>《水滸傳》第八九回:“於戲!敬事大國,祗畏天地,此藩翰之職也?!?/span>
⒊ 指布政使。
引清吳敏樹《湖北按察使貴陽唐子方先生哀辭》:“公往以名舉人,為縣令湖北。以才能發(fā)聞,洊陟藩翰?!?/span>
⒋ 猶藩籬。比喻界域。
引唐元稹《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》:“至若鋪陳終始,排比聲韻……詞氣豪邁而風(fēng)調(diào)清深,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,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,況堂奧乎?”
宋秦觀《魏景傳》:“如同叟者雖不足以窺老莊之藩翰,亦葛稚川之流乎?”
清薛雪《一瓢詩話》三二:“溫飛卿、段柯古諸君,雖與﹝李玉溪﹞并名,不能歷其藩翰?!?/span>